台灣設計發展醒思

最近和朋友聊天時或是看到台灣設計的一些發展現象,突然有些感概!特別是在台灣這充滿官場文化的環境中,當國家機器扮演了設計重要發展的資源下,設計淪為口號或是一種被利用的工具時,設計師不靠自己努力的話,要讓設計走向正確的一條路來還真不容易!!

舉個例來說~從泰國的經驗來看,我們發現了泰國政府扶植傳統產業的進化,透過設計讓泰國傳統的手工藝得到新的面貌,也在國際的舞台受到注目!因此台灣也如法砲製,透過設計師與台灣工藝家聯手打造傳統手工藝新的可能性,設計師也在其中表現了優秀的設計力,更深入再了解這樣子的現象時,我發現,當下台灣設計發展是否都建構在別人的經驗上呢? 就像台灣大多數的企業一樣,我們常聽到的老二心態,別人作成功的,跟著後面走,至少比較不容易死,這一點也的確如此,風險好像可以降低一些,不過就設計來說,除了這些值得仿效的作為上,我們更應該為當下的設計留下甚麼樣的進展呢?

其實回復手工藝精神這樣子的行動或是革命,在19世紀的工藝運動中、新藝術風的發展甚至到了現代主義包浩斯裡的思想精神裡,都有著跟傳統工藝合作甚至崇尚的本質在裡頭,之於這些設計發展比較慢的國家裡,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其實都是在這個21世紀的現代社會中才意識到這樣的思維,而且還是看著別人行動了,我們才跟著動,但是實際上,在歐洲這樣子的設計活動現象早就是家常便飯的事,反觀離我們比較近的日本,因為日本從19世紀其實跟歐洲的設計藝術發展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日本在這一方面的省思,也遠遠超過台灣,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日本的達人文化,地方手工藝對他們來說不是拿來炒作的題材,而是自然形成的現象。所以經過工業化現代化的文明洗禮後,這些設計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如合結合傳統、運用新技術、透過合作、跨領域的結合這些都已經是觀念形成後的落實行為。因此繼續發展下去就是屬於內化後的再造行為,設計不再是結合傳統技術這些基本的東西了,生活型態的改變、人文的省思、地球的變化、設計裡頭須要告訴大家甚麼樣的時代意義或記錄,相對成為每一個國家每一個設計師在思考的東西,紛紛也會提出新的設計觀點,為這時代下設計留下一些記錄,當然能夠影響全球設計的新思想,自然而然也會成為21世紀初的重要發展地位,在這一部分的確也有一些行銷的層面於其中,再看回日本,這些大家現在能夠說出來的設計大師,不都是在現代的設計發展中,提出了新的觀點,經過大家的認同而慢慢變成較具指標性的設計探討嗎?當然這中間也提升了日本在全球設計中的地位,這些大師除了善用資源外,更在乎設計形成時的成形要素,是哲學思想?是人類行為?是心理反射?是感官刺激?這沒有一定的答案。但形成的這些要素關鍵,卻主宰了當代設計的象徵性地位。你有想過,在台灣,常常在講的設計到底是那些形成的要素嗎?

很有趣的一件事,歷史中復興的技術與工藝結合、流線風格、減少主義等等,原本都是在當時具有時代象徵意義的思維,但在現在的環境中發生時,很容易就流於一種行銷的工具,為什麼呢?當大家在探討台灣的文化時,設計如何表現台灣的文化? 是不是常常聽到,用原住民的圖騰啊、用手工藝啊、用東方的圖騰啊等等,這些不都是不小心就會變成很表象的東西嗎?不懂設計的人,只要輕輕鬆鬆法這些元素濫用一下,就說這是台灣意象,就像當時工業革命後,歐洲因為工業發達,想追求中世紀的皇室貴族的居家風格,而由工人大量在這些工業產品上加入一堆植物花草雕像等等巴洛克風、洛可可風的元素,就幻想這些東西就是貴族的代表,而我們現在週邊充斥了多少這樣欺騙自己的設計商品呢?有機會可以觀察看看~~

設計是需要經過內化的程序,而這個內化的程序中,設計師是必須要有思維上的準則,很可惜的是,當大多數的設計師在提升這樣的層次時,商人、利益、目地、甚至政治都有可能影響這樣的整體發展,只要這些人覺得"搭上流行的潮流"、或是"看到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或是"反正消費者不懂"等等心態下,只要把東西作美美的就可以呼巄人了、把別人有作的東西我們也作了就有政績了,很快的就讓社會上的設計發展就會停滯,說到這~~好像太嚴肅了!!不過現今的環境便是如此,這不是無病呻吟,而是我們不願去承認我們的問題!

還好現在有很多設計師越來越發現這樣的現象,開始追尋設計中的真理,重新面對台灣當下的文化現象或生活型態,並提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設計,同時透過設計師自己的力量,沒有政治、績效、利害關係等多餘的考量下,在設計師的本位裡頭作好設計,讓設計自己說話~~
台灣設計師週就是在這樣劣勢的環境中慢慢成形,讓設計沒有負擔的發展起來,將會是21世紀中,台灣設計發展的里程碑中,重要的一頁~~


0 意見:

張貼留言